在雍正帝的治下,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,推动了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多个领域的进步。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但正如古人所言,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,雍正帝虽有雄才大略,但若没有得力的辅佐,单靠一己之力也难以达成宏图。因此,雍正帝在改革过程中,广纳贤臣,其中有三位尤其受到宠爱和重用,他们不仅为雍正帝的治国理政贡献了卓越的智慧,也最终善终,享尽荣华。那这三位宠臣究竟是谁?他们又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呢? 一、鄂尔泰:知己之臣 雍正帝曾在批阅一封奏折时,感慨地写道:“朕含泪观之,卿实为朕之知己。”这位被称为“知己”的大臣,正是鄂尔泰。鄂尔泰出身于满洲镶蓝旗,家境普通,但他自幼勤奋好学,二十岁时便中了举,紧接着继承了佐领的职务。尽管如此,鄂尔泰的仕途并不顺利。直到四十一岁时,他仍然只是一个小官,面对前途的茫然,鄂尔泰曾写下“看来四十犹如此,便到百年已可知”的诗句,显示了他内心的失望与无奈。然而,雍正帝即位后,鄂尔泰却迎来了人生的转机,他被破格提拔,迅速升任云南巡抚,后来更被任命为云贵总督,负责西南地区的“改土归流”改革。鄂尔泰成功完成了这一改革任务,得到了雍正帝的高度评价与信任。雍正十年(1732年),他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,兼任兵部尚书,并负责军机事务,最终被授予一等伯爵。鄂尔泰为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,直到乾隆十年(1745年),他因病去世,享年六十六岁。
展开剩余27%发布于:天津市创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